浙江省植被資源在3000種以上,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45種。樹種資源豐富,素有"東南植物寶庫"之稱。
浙江林地面積667.97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84.4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0.5%,活立木總蓄積1.94億立方米。森林面積中,喬木林面積420.18萬公頃,竹林面積78.29萬公頃,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面積85.95萬公頃。
浙江的森林覆蓋率、毛竹面積和株數位于中國前茅。其中竹林面積占中國的1/7,竹業產值約占中國的1/3,森林群落結構比較完整,具有喬木林、灌木林、草本三層完整結構的面積占了喬木林的54.2%,只有喬木層的簡單結構的面積僅占喬木林的1.5%。森林的健康狀況良好,健康等級達到健康、亞健康的森林面積比例分別為88.45%和8.23%。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總體上屬中等偏上水平,森林植被類型、森林類型、喬木林齡組類型較豐富。
浙江適宜種植的苗木 紅楓、
櫻花、
紅葉石楠、紅葉小檗、金葉(小葉)
女貞、大(小)葉黃楊、雀舌黃楊、
雪松、蜀檜、高桿女貞、紅(紫、黃、白)
玉蘭、紫薇、紫荊、紅葉李、木槿、
垂柳、香樟、
桂花、
國槐、
銀杏、
廣玉蘭、龍爪槐、臘梅、火棘、連翹、迎春、
海棠等等。
浙江苗木市場行情 日前,從
蕭山區花卉協會了解到,在整體經濟下滑、房地產形勢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得益于“美麗中國”建設帶動下的生態環境建設,尤其是浙江省展的“四邊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重大項目的推動,上半年,我區
苗木銷售總體處于平穩的態勢,總體銷量與去年持平,平均價格上漲15%以上,但目前已從年初的高位有所回落。
生態項目小規格苗木緊俏 “我們要訂購紅葉李,跑了好多家店,發現這價格漲得太厲害了。”“西府海棠太俏了,我們要訂購2萬株,可是沒一家能一次性提供這么多貨的。現在只能東湊一家,西湊一家。”近段時間以來,在浙江(中國)
花木城里,總能聽到前來購苗的客戶這樣的抱怨。
的確,今年以來,像紅葉李、西府海棠、紫薇等品種的中小規格苗木都十分暢銷。其中,像胸徑5厘米的紅葉李去年同期賣95元,現在賣135元左右。胸徑8厘米的西府海棠也從去年的400多元漲到了500多元。
這些苗木漲價的原因只有一個:供小于求。“主要是前幾年這類苗木的大規格苗賣得較好,中小規格苗反被忽視了,造成目前苗木圃地存量普遍不足,市場供貨緊缺,價格上揚幅度較大。”苗木經紀人陳紀來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作為快速提高綠化檔次的手段——造型苗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使用,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一些大規格苗的價格上漲了數千元甚至上萬元。以胸徑25厘米的榔榆為例,同比價格從4萬元漲到5萬元左右。
“現在老百姓的綠化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都會來我這里買一棵造型
羅漢松回去種種。尤其是那種地徑8厘米的羅漢松特別受青睞。一年能賣300棵左右。”新街盛東花木場負責人嚴張校告訴記者。
造型苗比起一般的苗木培育,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就拿一棵造型羅漢松來說,從成苗到造好型,至少要四年,若是小苗長到成苗,則要十幾年時間。
房產受阻大規格苗木熱度下降 由于綠化工程需求量大,苗圃儲備不足,生產周期較長的大規格苗木一直是市場的搶手貨。但在今年,這種狀況發生逆轉,價格一直堅挺的大規格苗木熱度下降,銷售明顯不如中小規格苗木。
“像紅楓、
雞爪槭、櫻花等品種,胸徑8厘米以上的大規格苗出現結構性過剩,銷售疲軟,價格略有下降。比如胸徑8厘米的垂絲海棠,近期售價為750元左右,而去年同期價格為900元左右。”陳紀來告訴記者。
同樣,胸徑30厘米以上的特大規格喬木、地徑12厘米以上的較大規格花灌木行情也是處境堪憂。像胸徑30厘米的香樟,近期只賣到7000元左右,與去年同比,下降了2000多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房產形勢的影響,造成大苗需求萎縮。
目前,隨著高溫季節的來臨,綠化工程、苗木銷售已進入淡季。針對今年秋冬季、乃至明年上半年的苗木行情,林業部門的沈偉東表示,預計我區苗木銷售將處于一個相對穩定期,基本維持現狀,產銷整體平穩。但是,面對市場行情的千變萬化,苗農可在現有發展基礎上,從培育苗木精品上找出路,不跟風,盡量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才能在變化的市場上保持長遠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