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的南端,遼河廠游,東經118。51’一125。46’,北緯38“47\43。26’。總面積14.59萬Lmz,海岸線長約2619km。地貌待征為東西兩側山岳對峙,中部由北向南微微傾斜,構成廣闊的遼河平原。山地丘陵約占總面積的2/3,平原約占1/3,全省可分為3個地貌區域.即遼東
中山丘陵區、遼西低山丘陵區、中部平原區。
全省氣候屬于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特點是冬季漫長寒冷干燥,夏季炎熱且濕潤,春秋干旱而多風,氣溫年較差較大。年平均氣溫5—10℃,年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份,平均氣溫在22—25℃.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份.平均氣溫在—4.一—16.9℃。一般初霜起期在9月中旬到10月上句,終霜期4月上旬到5月上旬。
年降水量多在400一1200mm,分布趨勢自東南向西北遞減,最多的寬甸縣降水量1200mm友省,年降水量少的建平縣北部,往往不足400mmo年降水量在季節分配上,夏季占60%以上,7、8兩月最多,7月份降水量
占全年的20%一33%。主要土壤類型包括暗棕色森林土、棕色森林土、褐色土為主的地帶性土壤;非地帶性土壤有草甸土與鹽漬土等。
遼寧兼有長白、蒙古和華北三個植物區系的植物.植物種類格外豐富。目前,已知的植物就有1800多種.其中文要喬灌木樹種408種,分屬于63科137屆。在屬于長白植物區系的遼寧東部山區天然生長的紅松,雖然僅見于偏遠的深山之中,但人工栽培的紅松林則到處可見。其他如紫杉、
銀杏、沙松、水曲柳、黃波羅、天女木蘭等珍貴樹種也比較常見。
遼寧綠化主要用的苗木樹種 紅皮云杉、白扦、遼東冷杉、林子松、杜松、榆樹、垂枝榆、春榆、銀楊、加楊、鉆天楊、
垂柳、旱柳、絳柳、龍須柳、核桃揪、玉角楓、元寶械、復葉械、水曲柳、紫根、柳樹、蒙古礫、抨樹、白伴、山皂英、銀杏(
沈陽以商)、懸鈴木(南部)、刺槐(南部)、無刺槐、球冠無刺槐、毛刺槐、槐樹(南部)、燈臺村(商部)、毛泡恫(南部)、架樹(南部)、白蠟樹、臭椿(南部)、干頭臭椿、
雪松、京桃、銀白楊等等。
遼寧省苗木花卉產業高速發展 多年來,苗木花卉一直是遼寧本土產業的龍頭。據悉,今年全國整體經濟形勢對遼寧省苗木花卉產業的銷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面對錯綜復雜的市場形勢,遼寧省相關部門和苗農們共同努力、集思廣益謀發展。新品種的引進和新市場的開發使遼寧省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依然保持
苗木銷售形勢的總體平穩。
2014年
遼寧苗木花卉銷售總體形勢依然平穩,5月末全市苗木花卉產值達到20億元,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
為應對經濟環境的沖擊,遼寧省相關部門積極引導苗農種植成活率高、市場需求量大的彩色苗木品種。特別是針對
內蒙古地區高溫干旱的氣候條件,苗農們大力發展容器育苗技術,使容器苗在當地成活率達到95%以上,得到當地買主認可,大大提高了采購量。
靠山鎮位于
開原市東南部,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一些農民自發地搞起了苗木花卉生產,到2000年,靠山鎮已有3000多農戶搞起了苗木生產,有的村成為苗木專業村,現在,靠山鎮的農民個個都懂苗木嫁接、扦插、栽植與苗圃管理等技術,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是小苗圃。35歲的王志俠,中學畢業回鄉開了個小小理發店,1998年,她看到經營苗木比理發店掙錢多,就動起了種樹苗的心思。開始沒錢她就小打小鬧,種了幾畝苗圃,在賣苗的過程中,她發現專門經銷苗木也能掙錢。她買了臺舊電腦在家里搞起網上銷售,當年就收入了三四萬元。如今經她銷售的苗木,最遠的賣到了
烏魯木齊,為了爭農時,她還雇用飛機運送苗木。每年有1億株苗木從靠山鎮走向全國各地,苗木多了,銷售成了難題。2004年靠山鎮成立苗木花卉協會,每年組團到全國各地參加苗木花卉洽談交易會,擴大網上交易,承攬綠化工程。由于銷售規范、渠道暢通,2004年全國苗木市場出現低潮也沒影響靠山人的收入。靠山苗木逐步銷售到了
黑龍江、
吉林、
河北、
山東、
新疆、
北京等省(區、市),近年
北京市的綠化大多數用的是遼寧靠山苗木。
靠山鎮大力發展苗木花卉產業,苗木生產面積如今已達到3萬畝;1000畝苗木示范
基地7個,100畝以上苗圃35個;年產值達到2.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3200元,苗木生產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2000年靠山鎮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全國首批苗木花卉鄉鎮。
苗木產業拉動了相關產業。每年銷售旺季,外地來購買苗木的車輛不下百余臺,客商幾百人,全鎮20多家飯店旅店家家爆滿,全鎮從事長、短途運輸的達到了100戶,農資經銷點27個,建有一個500多人的勞務市場,信息、營銷等市場中介組織達50多家。每年僅春季銷售苗木純收入就高達5000萬元。4至8月,每天500名民工打工,平均每天收入50元至100元,僅此一項,農民每年打工收入可達30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