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位予
東北地區的中部偏東,位于北緯40。52\46。22’.東經121。45’一13l。18“,全省面積為18.74萬km2,約占全國面積的2%。地貌的顯著特征是由東南向
西北傾斜,由山池逐漸過渡到平原。
吉林省的自然條件非常復雜,整個自然景觀由東向西自然更替異常明顯,氣候由濕潤逐漸過渡到半干燥,植被由森林植被逐漸過渡到草原。全省氣候總的持征是屬于溫帶大陸型季風氣候,既有明顯的季風交替,又有大陸性氣候特征。
本省緯度偏高,氣溫較低,年平均氣溫從南到北遞減.平均為2—6℃,冬季極端最低氣溫一般在—30℃以下,平原地區為—30一—35℃。全省的降水量約在350一1000mm,其分布趨勢為由東南向西北遞減。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約占全年的60%以上;秋季次之,占年降水量的10%一25%;春季占10%一20%;冬季不足5%。
分布于全省的地帶性土壤主要有:暗棕色森林土、黑土、黑鈣土、栗鈣土等,其中暗棕色森林土面積較大,栗鈣土面積較小。與地帶性土壤呈復區存在的非地帶性土壤有白漿土、草甸土、沼澤土、鹽土、堿土、沖積土等。呈現明顯垂直景觀的有山地苔原土、山地生草森林土、棕色針葉林土等。
吉林地區主要的苗木樹種 吉林省東部林區屬于長
白山值物區系,自然條件優越,植物種類繁多,僅高等植物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主要樹種有水曲柳、
核桃揪、黃聚、紫核、大青楊、香楊以及鉑屬、偷屬等喬木闊樹種與丁香、忍冬、薔蔽等多種多樣的灌木。針闊混交林以紅松為主與多種闊葉樹混交林帶.或稱紅松針閹葉林帶。此帶是長白山地區地帶性森林植被,區內針葉樹種除紅松、長白落葉松外,尚有魚鱗云杉、沙冷杉、紅皮云杉等。闊葉樹種類較多,常見的有紫格,水曲柳、核桃揪、風憚、色木械、白個械、檸筋械、蒙古棟、春榆、裂葉榆、花曲柳等。
吉林花卉苗木產業的發展和前景 花卉苗木產業屬于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農業,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以鮮切花卉玫瑰為例,每平方米可采鮮花50枝,按照每枝0.5元計算,畝產值16600元,是種植玉米的12.5倍。據介紹,
吉林市的地理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發展花卉苗木產業。
近年來,吉林市花卉苗木產業有了較快發展,但是,與
南方等花卉苗木發展較好地區比,吉林市花卉苗木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著組織化程度低、基礎設施差、
栽培技術不到位、花期短等不利因素。
為了發展花卉苗木產業,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市農委將其列入優勢產業發展計劃,制定了發展規劃,并投入專項資金和科技力量加以扶持。小白山鄉農民有種植玫瑰的經驗和技術基礎。為了增強這一產業示范效應,市農委特意選擇這里作為全市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示范點。
吉林市花卉苗木產業的發展目標是:2015年發展花卉苗木5150公頃,產值4.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1元,比2012年增加21元;2017年發展花卉苗木5500公頃,產值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元,比2012年增加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