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屬于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中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從北向南年平均
日照時數由不足1500小時增加到2300小時以上,年太陽總輻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間,年平均氣溫約為19℃~24℃。全省平均日照時數為1745.8小時、年平均氣溫22.3℃。1月平均氣溫約為16℃~19℃,7月平均氣溫約為28℃~29℃。廣東省山脈大多與地質構造的走向一致,以北東―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貫粵西、粵中和粵東北的羅平山脈和粵東的蓮花山脈;粵北的山脈則多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脈,此外粵東和粵西有少量北西―南東走向的山脈;山脈之間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還有高要、
清遠、楊村和惠陽等沖積平原。
廣東適合種植的苗木 國槐,合歡,龍爪槐,金枝國槐,欒樹,
白蠟,金枝槐,金葉槐,榆葉梅,千頭椿,
法桐,
垂柳,青桐,楸樹,西府
海棠,紅寶石海棠,日本
櫻花,
紫葉李,垂槐,香花槐,刺槐、黃金槐,碧桃,
三角楓,紅葉小檗,
紫薇,
雪松,
龍柏,刺柏,紅葉李,臭春,紫荊,木槿,棕櫚,元寶柳,紅葉桃,
廣玉蘭,紫
玉蘭,白玉蘭等苗木。
廣東苗木種植推進農業發展 東莞道滘鎮發展苗木種植,推進都市農業發展。村里面的閑散地、邊角地十分常見,許多鎮區的這些地方因無人管理或雜草叢生或變成衛生死角,對村容村貌產生不良影響。面對這種情況,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大嶺丫村充分利用村里的邊角地以及租用村民的閑置田地,發展苗木種植,既推進都市農業發展,同時也為村集體增加了收入。
2008年,大嶺丫村開始利用閑散地進行進行苗木種植,最初用每株2元左右的價格從市場購入了1萬株秋楓苗,種在了村的邊角地,共13畝。這一批秋楓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到2012年共為村集體增收了11.5萬元。2013年該村又利用名村建設的契機,開始租用村民的閑置農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苗木種植項目。目前共有兩個生態林區共45畝,種下了3.8萬株苗,包括有秋楓、
黃花梨和青皮木棉。其中3萬株的秋楓,全部是由該村自己育苗,成本每株0.6到0.8元,預計今年中下旬可以出售,市場價每株大概50到60元。而5000株黃花梨則通過購苗培育,再長4、5年后就可出售,預計到時可賣到300元每株。目前已有多個客戶與該村達成了合作意向,前景可觀。
大嶺丫村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加大投入,從特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人居環境整治入手,進一步打造集發展之美、生活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于一體的現代美麗鄉村。